安徽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徽省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成就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新华网记者:我省自年实施健康脱贫工程以来取得了决定性成就,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请问主要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李必方: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占比达57.2%,疾病成为农村家庭最为突出的致贫因素。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省始终把因病致贫返贫作为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省政府出台《关于健康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细化举措,综合施策,提能力、减存量、控增量,推动健康脱贫工程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一是聚焦能力建设,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项目资金实行倾斜,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医疗资源贯通整合和服务能力建设。开展“百医驻村”行动,医院选派名医疗专家驻村2年,消除村医和村卫生室“空白点”,并建立动态清零机制,确保不再出现新的“空白点”。组织26医院“组团式”帮扶31医院,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委培三年行动和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推动“智医助理”全覆盖,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二是聚焦制度保障,着力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构建并严格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既“”“”)综合医保政策,贫困人口住院医药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年度合规医药费用实行自费封顶。落实定点就诊、基层首诊和分级转诊要求,构建制度化分类救治和健康管理机制。

三是聚焦精准救治,着力增强贫困人口获得感。逐户逐人动态掌握贫困人口健康状况,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应治尽治”、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为行动不便贫困患者送药上门。各级医疗机构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垫资”和“跑腿”负担。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谋划推动健康脱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健全完善健康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健康脱贫成果。

安徽日报记者:请介绍安徽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如何推进的?取得哪些成效?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十三五”期间,我省积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探索创新“两包三单六贯通”路径,主要做法是“打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建立政府办医责任、医共体内部八统一运行管理、外部治理综合监管三个清单,在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医保补偿、双向转诊、公共卫生六个关键环节,群众看病就医实现上下贯通。目前,全省59个县(市)共组建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服务人口约万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此项改革被评为年度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国家两次在我省召开培训会议,推广安徽经验。主要成效:

一是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县域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就医秩序基本形成,年,二、医院向基层转诊人数(例)同比上升26.3%,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5%以上;全省县域就诊率达到83%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天长、宁国、来安、蒙城、太和等县持续稳定在90%。

二是实现基层服务能力新提升。落实基本医疗有保障,开展“千医下乡”,医院下派专家帮扶,乡镇卫生院开展外科手术占比达74.2%,具备“50+N”种疾病诊疗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占比达91.5%。全面完成县乡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和远程影像服务,医共体内县乡电子病历互联互通覆盖率达49%。

三是建立医疗服务激励约束新机制。临床路径管理覆盖所医院,入径病例占总出院病例达72.5%,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实行基本医保和基本公卫经费打包预付,依据考核结果,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在医保资金无结余时,由当地政府和医共体共同筹资,对乡村医生考核激励,提高乡村医生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新体验。“15分钟就医圈”基本形成,老百姓在乡镇卫生医院专家医疗服务,医院医院专家医疗服务,县域内基本医保补偿比达到70%左右,群众满意度持续稳定在90%以上,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安徽新闻联播记者:请您谈谈“十三五”期间我省疾控机构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情况,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陶仪声:“十三五”时期,我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职责,不断提升工作质量,提高预警研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迅速应对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争取有利条件。

一是健全监测网络。全省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机构共计个,其中省级34个,市级个,县级个、乡镇社区级医疗机构个,基本建立了覆盖全省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年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综合评价均位居全国前5名。

二是提升监测水平。加强传染病报告质量控制和管理,定期组织开展传染病诊断报告和质量管理现状调查。“十三五”期间组织对网络直报单位人员,累计开展业务培训余人次,进一步提升全省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规范开展周报、月报、年报与疫情期间日报分析,2小时内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完成三级审核。

三是开展哨点监测。合理布局、规范设置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哨点。省级流感参比中心及各网络实验室连续11年以满分成绩通过全国核酸检测能力考核,年以满分成绩顺利通过中国疾控中心开展的病原体核酸检测盲样考核。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级疾控机构以专业高效的疾控人员队伍为骨干,发挥防控关键作用,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原则予以拓展、深化。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方式,指导社区(村)落实最小单元防控措施,做好疫情期间密切接触者及有风险人群的查找及监测。把握好2小时网络直报、12小时完成检测、24小时完成流调“三个时限”,强化疫情监测、风险研判和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划定密切接触者范围,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新安晚报记者:现在许多老百姓比较喜欢看中医,在基层看中医比较方便,请问“十三五”期间我省在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陶仪声:诚如您所说,基层群众现在比较相信中医,据我省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省政协月度专题协商会网络议政问卷调查份〕,九成以上的人选择“坚信中医”或“比较相信中医”,同时认为现在看中医也越来越方便了。“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实施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通过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基层中医馆建设、医院对口支援、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手段,扩大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十三五”期间,我省各级财政共投入1.6亿多元建设基层中医馆个,成功创建了13个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还有19个县(市、区)已经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十三五”期间,我们基本解决基层中医药服务“有没有”的问题;“十四五”期间,我们就要着力解决基层中医药服务“好不好”的问题。通过改善生活待遇、优化职业成长环境等措施吸引优秀中医药人才到基层服务,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中医药服务。

国际商报记者:请问“十三五”期间我省在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难题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必方:一是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政府先后与医院、医院医院签订了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共建协议,研究制定了政策支持清单。目前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已揭牌并启动建设,肿瘤、心血管等其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也有望落户安徽。分类指导、分步推进50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医院创建医院,目前全省医院数量已达82所,医院有12所。加强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目前全省已有所中心卫医院水平。医院医院建设,发展远程医疗。加大社会办医支持力度,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放管服”改革,医院持续健康规范发展。

二是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明确改善医疗服务十大目标和“四监督一考核”常态化监管机制,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全省聘任千名卫生健康行风社会监督专员,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持续开展暗访督查,医院满意度调查和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违法违规医疗行为查处力度。经过持续努力,大医院看病“排长队、跑断腿”现象基本消除,群众就医获得感逐步增强,卫生健康行业新风不断呈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年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93%、94.37%,分别较去年提升2.69和1.54个百分点,排名在全国靠前。

三是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已有医养结合机构家,医养结合机构从业人员人。年,国办机关党校对我省医养结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孙春兰副总理批示予以肯定。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开展的-双年度合作项目“医养结合在中国的最佳实践”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征集推广活动中,我省10个典型案例入选。(宣传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