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见雪花飘落时张学勇 [复制链接]

1#

又见雪花飘落时

■张学勇

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清晨,当我推开房门走到室外,只见漫天遍野的鹅毛大雪飘悠着,一朵朵、一团团,慢慢地落下来。那晶莹如玉的雪,装饰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连心情也是满满的爽,那熟悉的山,亲切的水,无一不带来欢乐和遐想。

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是白的,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洁白、晶莹和安静,那是一幅多么难得的、自然美丽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啊!

飘雪像是精致的天籁之音,飘逸而灵婉,给人注入生命活力,连身体也格外轻盈了。

踏入办公楼的宽阔大道,望着深深浅浅延伸着的脚印,踩着厚厚的积雪,慢慢地向前走着,双手时不时接下一片片雪花,心中自是恬静的滋味。

洁白的雪,降落脸颊,如少妇轻拂婴儿之面,轻柔舒爽,又像初恋少女扫过情人颈相的秀发,滑柔轻落。洁白的雪花落在手中不冻也不化,好像一只花蝴蝶在采蜜,勾起了心中对岁月匆匆的一些感慨。

冬天不曾有春天的鲜花盛开、夏天的火热沸腾、秋天的瓜果飘香,却也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

我喜欢冬天之美,更喜欢冬天的雪花。

那种漫天飞舞、自由飘洒、天地交融、茫茫一片的景观,是其他季节所没有的。

其实,喜欢雪的人何止是我一个。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喜欢雪、陶醉雪、赞美雪、歌颂雪。

咏雪之作,在诗赋里、名章俊语,举不胜举。史达祖的《东风第一枝》,咏的是春雪;辛弃疾的《满江红》,颂的是冬雪。他们从不同角度,展示雪的别样风貌。

伟人毛泽东一生爱雪,每遇下雪之后,他都不让警卫人员扫雪,他观赏着雪景,会引发出许多跳跃式的思考。

毛泽东在《咏雪》中写道:“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年他写的《沁园春·雪》是何等的大度、气魄和浪漫!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王德作词、刘锡津作曲的《我爱你,塞北的雪》采用拟人的手法,给听众描绘出千里冰封的广原。“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春的麦苗迎春的花儿,啊!我爱你,啊!塞北的雪。”

一年四季,只有冬天才能孕育出洁白的雪,雪是冬天的女儿。冬天到了,经过长久的精心哺育,待到时机成熟时,经过梳妆打扮,便把自己最漂亮、最美丽、最活泼的女儿降临人间,展示出迷人的风采。

看雪,观的是景;赏雪,品的是情。

喜欢雪的人,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每当雪花飘落时,我都要慢慢地踏着雪路,迎着雪花,看着雪景,吃着雪团,与雪长久地交融,尽情地拥抱,去享受着那难得的幸福和欢乐。

著名词作家石祥描写踏雪:那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冷与暖的对话,一种动与静的交响,一种情的宣泄,路的延伸……

踏雪——忙了,踏出休闲;累了,踏出轻松;苦了,踏出甜蜜;烦了,踏出高兴;急了,踏出悠慢;气了,踏出平静;忘了,踏出记忆;困了,踏出清醒;乱了,踏出顺利;衰了,踏出兴盛。

我一边踏雪,一边思索着雪的魅力:

雪的洁白——雪花飘飘,覆盖大地,一片洁白无瑕,人们对雪的挚爱,首先是赞美它的纯洁,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高尚。

雪的清新——雪花飘落,给人们带来暖融融、潮湿湿的感觉,雪后的空气异常清新,雪花给大地送来一片滋润,一片温馨,使人心旷神怡。

雪的安宁——现代生活使人步伐加快,压力加大,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喧嚣和烦躁成为社会难以治愈的通病。一场大雪来了,雪后的大地,得到了片刻休息,是如此的安宁,带给人们难得的喜悦。

雪的飘逸——雪花的降落,是一种慢慢地跳跃,流动式飞舞,洒脱的飘逸。下雪的过程是在渲染着美丽的图画,抒发着情的激越,涌动着爱的乐章,是一首锐耳动听的交响曲。

雪的朦胧——雪后的晚上,夜幕笼罩,繁星点点,华灯绽放,异常辉煌,晶莹的雪花飘落在树上、房屋、街道之上,与幽暗的灯光交相辉映,目不暇接,使周围的一切变得亮亮晶晶、朦朦胧胧。

雪花还在轻轻地飘洒着、旋转着,飞舞着,我将继续踏雪前行……

作者简介:张学勇,安徽萧县人,26载*旅岁月,曾任团、师、*级单位宣传干事,处长等职。先后在《新华网》、《人民日报》《解放*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千余篇。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征文比赛二等奖,《人民日报》社征文比赛三等奖。作品入选国家《国防行*执法浅说》、总*治部《演讲稿荟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大家谈》等书目。出版文集《帷中散记》《*旅岁月》。转业到地方后,痴情码字,笔耕不辍。“知天命”更“知不足”,写作之于我,永远在路上。

责编:荆杰

壹点号国学文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