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践育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m.39.net/pf/a_4630916.html

“迎百年风华,

筑梦青春时代”

实践育人——

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Part1

加强科学指导

突出育人实效

水产与生命学院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始终围绕“五个坚持”,即:

第一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统一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构建“思*+农业”双导师制,建立课程师资库和导师库,加强校友、高校、企业班(如大北农班、正大班、华大基因班)等多渠道资源融通,形成思*教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等专家的多方联动资源,全面提升项目实践学习环节的质量与学生参与率。

第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相结合原则,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在设计社会实践课题库和选题方向时应把握思*方向,构建“课题立项—实地调研—课题研究—实践验证—形成成果”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鉴别、思考、研究和发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等。

第三坚持时代性和创新性相统一原则,把握时代脉搏,深入了解中国“三农”发展战略和水产行业前沿发展,培养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知农、爱农”的农业情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农业现代化人才。

第四坚持安全性和严谨性相结合原则,学生安全是社会实践的第一要求,建立“导师——院团委——院*委”层层安全动态汇报制度,做好学生社会实践安全培训和危险预案工作。

第五坚持考核和奖励相结合原则,建立项目立项、结题考评制度,形成调研问卷、视频素材、感悟心得、新闻稿等成果展现形式,并开展认定工作。将社会实践纳入与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评奖评优等奖励机制中,形成良好导向。

Part2

突出品牌建设

强化示范辐射

水产与生命学院社会实践一直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教授博士服务团”为代表的科技服务团队自年成立之初便响应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积极顺应发展潮流,开展一系列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活动。

通过组建科技服务团或校地*建联建的形式,下到农业生产一线为农民服务,现已形成“扎根中国大地,瞄准渔区老区,促进校地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在科技服务和精准扶贫中传播“红色基因”,彰显“一流学科”特色的*建和服务理念于此同时,借助农业部全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等项目的支持,教授博士服务团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工作已经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成为上海海洋大学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特色品牌。

15年间探索出了“当涂模式”和“高淳路线”,涌现了像“邂逅宝岛台湾”、“亚东故事”等感人事迹,这之中饱含着一代又一代水产人用脚步丈量乡间大地的水产情怀,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水产人走出校园、走入农村进行社会实践。自年以来,学校以“扶贫先扶智,兴业先兴技”为指导思想组建了“教授博士服务团——西藏亚东科技服务团”,同时先后派出4名教授、2名高工、2名青年讲师、4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深入生产一线,建成1个亚东鲑鱼繁育基地、4个苗种培育基地。该基地可一次性满足近万受精卵的孵化要求,是国内第一套冷水鱼现代化、集约化孵化系统,也是西藏地区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备、现代程度最高的鲑鱼养殖场。

成功探索形成了“建成一片基地、攻克一批难题、传授一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支撑一项产业、脱贫一方民众”的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之路,共计带动3个乡镇4个村(居)户、人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该项目“一条鱼带动了三乡镇户人脱贫”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并排名第一。

Part3

发挥学科特色

实践成果丰硕

-年先后组织“行走的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申报和结题答辩、宣传等工作20余场,共有余名师生围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科技支农”、“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主题参与到社会实践的申报中,先后形成了跨专业融合、跨学历层级的多样化实践团队,共立项27项。立项团队奔赴安徽、青海、湖南、浙江、江西等36省、市、乡镇开展调研,与*府、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技术成果探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解决农户生产难题,深入了解国家发展现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近五年,学生社会实践成绩喜人,获得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项,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知行杯”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指导教师3人、先进个人1人。

同时水产与生命学院总结经验,将“农学专业+课程思*+创新实践”三融合实践育人工作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并加以推广,成功立项上海市重点课程、校级“一流课程”和教改项目,同时荣获年校级文明创建特色项目。

年,虽受疫情的影响,教授博士服务团专访团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对教授博士服团专家素材的深度挖掘,开展口述史研究。历时4个月最终形成了近15万字的教授博士服务团成果册、19篇口述史素材、19个采访视频、18份采访心得,整理新闻报道85篇。该项目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排版|况豪

审核|蒋宇嘉,金怡婷,吴菁菁,袁一鑫,陈坤仪,阴磊,李辰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