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官上任安徽省最新任命安徽合肥人 [复制链接]

1#

11月24日下午2:00,省*府新闻办举办“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省商务厅张箭厅长、乔兴力副厅长到会,介绍“十三五”时期安徽商务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商务厅张箭厅长,介绍我省“十三五”时期商务经济发展情况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安徽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十三五”以来安徽商务发展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安徽商务经济规模总量、开放平台、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提升的关键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全省商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省*府的坚强领导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突出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全省商务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

这五年,是商务经济跨越提升的五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1亿元(四经普调增后数据),年均增长19%,总量居全国第9位,比“十二五”末提升5个名次;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由年的.1亿美元,增加到年的.3亿美元,连续突破亿、亿美元两个台阶,年均增长8.9%,总量居全国第13位,比“十二五”末提升2个名次;实际利用外资由年的.2亿美元,增加到年的.4亿美元,年均增长7%以上;实际对外投资由年的9.7亿美元,增加到年的13.6亿美元,年均增长8.8%,各项指标均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这五年,是开放平台能级跃升的五年。今年8月30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赋予了我们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时代任务,在我省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里程碑意义。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今年举办了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重大经贸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向世界制造业大会致贺信,这在安徽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精心组织参加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安徽交易团成交额均居全国前列。新获批马鞍山、合肥经开区、安庆3个综合保税区,以及合肥空港、铜陵(皖中南)、安徽皖东南3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合肥、芜湖等8个进境指定口岸。目前,全省累计获批5个综合保税区、5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10个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指定口岸),基本实现省域全覆盖。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家,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2家,数量居全国第4、中西部第1。全省拥有7个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数量居中部第1;芜湖港口岸扩大开放三山港区、安庆港口岸扩大开放长风港区和皖河农场港区。合肥中欧班列自年开通以来,已覆盖欧洲10个国家,直达34个国际节点城市,累计发运突破列,总量提升至全国第8位。这五年,是消费流通创新升级的五年。

商贸流通主体持续壮大,全省限上企业连续5年保持年均净增家以上,截至年底突破1.4万家,年销售额过亿元、50亿元的大型商贸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2家、38家。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年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8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2.5倍,从年的全国第12位提至年的第8位;合肥(蜀山)国际电商产业园等3个园区入选全国电商示范基地。农村电商基础夯实,“十三五”期间全省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累计超亿元,保持了30%以上的平均增速;累计创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个、示范村个。

品牌消费深入推进,淮河路步行街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认定省级特色商业街51条、“安徽老字号”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达到25家。合肥、芜湖、马鞍山入选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安徽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纳入国家试点,建成运行安徽省商务诚信(大数据)公共服务云平台。这五年,是对外贸易加速转型的五年。全省外贸主体加快培育发展,进出口实绩企业由年的家增加到年的家,年进出口额过亿美元的企业由60家增加到77家。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分别由年的52.9%、20.6%,提高到年的57.4%、26.5%。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合肥、芜湖、安庆先后获批成为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城市;合肥经开区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蚌埠市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全省累计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0个,培育省级农轻纺类基地5个。服务贸易水平加快提升,合肥成功入选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合肥高新区、蜀山区分别入选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文化出口基地;全省58家企业、17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入选企业数居全国第5位。这五年,是双向投资提质增效的五年。全省利用外资领域由传统制造业覆盖到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农业、交通、商业等领域,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总量的比重由年的41.4%提高到年的49.9%;对外投资覆盖行业由年的49个扩大到64个,投资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获取新技术和整合市场资源转变,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数量由28家上升到54家。外资大企业大项目增多,年至年,投资总额过亿美元项目达到88个,是“十二五”期间的1.1倍。新引进来自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16家境外世界强企业,累计已有88家境外世界强企业在皖设立家企业。德国大众与江淮汽车合资设立江淮大众汽车纯电动车项目,是我省初始投资额最大的外资项目。“走出去”布局更趋合理,目标市场由非洲、东南亚向欧美等高端市场拓展,对外投资在欧盟、北美设立境外企业数由“十二五”期间的个,增长到年末的个。“一带一路”成为对外投资合作重要载体,“十三五”期间累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实际投资6.7亿美元,占全省比重12%,是“十二五”的2.7倍;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4.6亿美元,占全省比重47.3%,是“十二五”的1.8倍。这五年,是商务环境持续改善的五年。认真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条目由年的93项减少至33项,负面清单之外给予外商投资国民待遇。建成运行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实现“一个平台、一次提交、一键办结”,主要功能覆盖率%。省委、省*府先后出台《关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以及稳外贸、稳外资、跨境电商、开发区创新发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等系列*策,形成商务发展*策体系,为开放高地建设提供了强劲支撑。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扎实推进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实现商务经济行稳致远,为新时代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厅长好,我是安徽新闻广播记者。我们知道,今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想请您介绍下我省自贸试验区正式获批以来主要的建设进展情况和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方向,谢谢!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正如刚才这位记着朋友所说的,今年8月30日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建设,目前3个月时间不到。自获批以来,省委、省*府高度重视,9月18日,省委分别召开省委常委会、省委专题会研究部署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9月24日,省委、省*府举行了揭牌仪式,锦斌书记、国英省长亲自为安徽自贸试验区及合肥、芜湖、蚌埠三片区揭牌。10月15日,省委、省*府召开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暨自贸试验区建设专项推进行动动员部署会,锦斌书记、国英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11月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省*府在上海举办了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推介会。

到目前为止,在落实自贸试验区具体的推进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开展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规格成立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和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41家省直单位负责同志和3个片区所在市*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二是制订专项方案。围绕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落实,制订“9+3+N”专项推进行动计划。建立工作推进台账,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表、路线图。三是开展宣传培训。制作完成安徽自贸试验区宣传片,启动安徽自贸试验区网站建设,研究制订自贸试验区建设起步期、创新创业期、拓展深化期一揽子宣传方案。四是夯实建设基础。对复制推广工作实行“回头看”,全面梳理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内复制推广的进展及成效,推动复制推广成果落地,夯实建设基础。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要求,安徽自贸试验区未来三年至五年分阶段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第一个阶段:就是到建设一周年,各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率超过50%;第二个阶段:就是到建设两周年,各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率超过80%;第三个阶段:就是到建设三周年,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全部完成。近期我们重点做好5项工作:一是抓顶层设计。要尽快推动专项立法。这项工作预计年完成;组织安徽自贸试验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年安徽自贸试验区工作要点;启动《支持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各专项支持*策的研究制订工作。二是抓制度创新。要抓紧审定实施自贸试验区“9+3+N”专项推进行动计划;组织公布省级第一批赋权清单,年底前对外公布;组织开展首批制度创新成果征集、梳理、评估,年底前要向国务院报送安徽自贸试验区的首批制度创新成果。三是抓宣传推介。开展安徽自贸试验区宣传工作,制订一揽子宣传方案;搭建对外宣传平台渠道,建立安徽自贸试验区网站平台;开展多形式的自贸试验区招商推介。四在抓智力支持。建立安徽自贸试验区专家智库,与重点大学、知名第三方机构等开展合作;开展全员专题培训;组织系列专题调研,考察学习先行做法和先进经验。五是抓建设保障。建立考核、评估、激励容错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搭建自贸试验区企业服务窗口、办事平台等;启动安徽自贸试验区风险防控研究,制订相关预案。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探索,完成*中央、国务院赋予的改革探索任务,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实践经验,形成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制度创新经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最后,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多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