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钩沉以笔为刀抗战中的上海新闻画刊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84.html

▲张乐平在《抗战漫画》上发表的漫画作品《不愿做奴隶的同胞都起来了!》(资料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淞沪会战时期,为确保能集中力量出版包括《良友战事画刊》在内的抗战刊物,良友公司不惜将旗下《良友画报》《电影画报》《妇人画报》等杂志停刊,其高风亮节,令人动容。

晚清以降,在上海各类期刊中,画刊始终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占据着一席之地。这种以图画、照片为载体,图文并茂反映*治、社会、经济、生活等内容的画刊模式,曾长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基于此,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上海新闻出版界的不少爱国志士先后创办了《抗战画报》《良友战事画刊》《战时画报》《救亡漫画》等新闻画刊,以照片、漫画作为武器,投身抗日洪流之中,揭露日本侵华暴行,展现前线*民抗日事迹,宣传抗日救亡理念。这一本本画刊不仅为号召民众团结抗日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们还原当时的历史真相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与证据。

创刊于年8月29日的《抗战画报》,由《抗战三日刊》社编辑发行,是由著名新闻出版家邹韬奋应抗战形势发展创办的一份新的时事期刊。也正因为如此,邹韬奋创立的生活书店上海总店,亦成了《抗战画报》的总经销。

作为一份以“发扬抗战精神、普及抗战教育”为宗旨的新闻画刊,《抗战画报》着重刊载抗战前线的新闻照片,揭露日*暴行,展现我*民抗战之英勇。如创刊号中题为《敌骑蹂躏下的天津》的一组报道,以遭受日机轰炸起火的天津火车站、被迫悬挂日旗的商店、横行于天津街道上的日本骑兵等照片,直观反映了日寇的侵略行径。与此同时,该期中另一组题为《侵略者的代价》的照片,则着重展示了我*斩获的各类战利品,对于鼓舞抗战士气助力良多。《抗战画报》最初为每周六出版,后改为五日刊,年11月第10期后,因上海沦陷而停刊。

当《抗战画报》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异*突起,成为上海新闻画刊领域一股新生力量的同时,享誉沪上的《良友》杂志也毫不落后,展现出一本老牌新闻画刊应有的作为与担当。年8月,“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不久,《良友》杂志即以五日刊的形式推出了《良友战事画刊》,该杂志开本为十六开,以图为主,一般每期20页,设有照片、画图等栏目,并先后推出过“平汉线战事特辑”“晋北战事特辑”“火焰中之上海闸北专号”“上海南市沦陷特辑”等专刊。

《良友战事画刊》每期以一张特写照片作为封面,内文中则多刊登各类抗战新闻照片,内容丰富翔实,涉及晋北战场周恩来、彭德怀等主要将领,上海妇女为受伤将士写家信、湖南妇女奔赴前线为战士提供服务,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等。著名摄影师王小亭曾为该刊拍摄照片近百张,其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经典之作,为后人了解日*之暴行、战争之残酷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值得一提的是,淞沪会战时期,为确保能集中力量出版包括《良友战事画刊》在内的抗战刊物,良友公司不惜将旗下《良友画报》《电影画报》《妇人画报》等杂志停刊,其高风亮节,令人动容。年11月,因上海沦陷,该刊在出版第19期后停刊。

作为远东最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年的上海有着庞大的外侨社群,后者对于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抗战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一份中英对照形式的画刊《战时画报》于年9月创刊,该杂志为五日刊,是《中华图画杂志》的号外,英文名称为“WarSupplementofChinaPictorial”。

《战时画报》着重介绍上海和华北战况,刊载前线战场照片,介绍前线将士英勇抗敌,揭露日*的残酷暴行。作为一项特色,《战时画报》每期都会设置一个主题,开展专题报道。如第12-13合刊为“山西专号”、第18-19期为“保卫上海专号”、第20期以“忠勇卫国,不屈不馁”为题等,每期均有固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