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风十年丨浙版好书奖得主丁晓平党史重大题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55402153973420&wfr=spider&for=pc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宋浩

人物名片:丁晓平,年出生,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青年创作委员会主任。现任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著有《红船启航》等30多部作品共余万字。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年,军旅作家丁晓平的《红船启航》和《人民的胜利——新中国是这样诞生的》两本书同在这一年出版。

6月13日,第十届春风悦读榜揭晓,《红船启航》一书获年度春风悦读榜年度“浙版好书奖”,小时新闻在第一时间与作者丁晓平进行了对话。

作为图书编辑,丁晓平过去20年一直在业余致力于党史研究和写作。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这个节点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也是一次重大的考试”。所以在年,他就开始准备写这本书。

10天嘉兴之行结束后,他想好了书名叫《红船启航》

年,丁晓平和浙江教育出版社接触后,讨论了书的选题、创作方向和出版目标,并开始搜集相关材料。

但这本书并不好写,既要有年前的历史还要有年来直到今天的现实,既要有历史讲述还要有时代精神。丁晓平觉得,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是“从开天辟地到共同富裕的百年史诗”。

直到一年后,丁晓平还没想好这本书该如何写。

年夏天,丁晓平第一次到嘉兴,这个红船起航地、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的地方、百年党史的起点。

嘉兴南湖

丁晓平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所以在休假时间跑到嘉兴。那是一个假期,一共10天。时间不长,他马不停蹄地采访、调查,其中有几天都忙到半夜。

丁晓平先找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在世的几位馆长,听他们讲纪念馆和红船的往事,他反复听到一个名字:郭竹林。

郭竹林是山东人,曾任嘉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南湖革命纪念馆的成立,上世纪50年代末就是他前前后后奔走。年,要搞清楚38年前的南湖游船是什么样子,郭竹林和宣传部干事董熙楷跑到北京,当面请教了李达的夫人、负责中共一大会务工作的王会悟。

晚年的王会悟

回到嘉兴后,郭竹林又联系了造船厂制作红船模型。最终造好后,才有了后面邓小平同志给纪念馆题名,董必武同志两次访红船等等……

有了郭竹林这条线索,丁晓平通过材料和当事人,将历史细节补充完整。

比如他找到了80多岁的萧海根老人——当年郭竹林找到嘉兴造船厂,萧海根就是厂里的年轻人,参与过造船工作。

10天10夜,丁晓平把嘉兴跑熟了。从档案馆,到一个个老人家里,从老一辈纪念馆馆长,到当代馆员……他获得很多一手史料,做了很多亲历者的口述采访。

这部分内容他写成了全书的下篇《精神聚人心》,梳理了当年复原红船、建立纪念馆的经过,展现了嘉兴那条红船如何启航,讲述了“红船精神”如何一直发扬着。

“在嘉兴采访的日日夜夜,是非常难忘的。”在这次嘉兴之行回去后,丁晓平决定将书名定为《红船启航》。他很感激这次浙江嘉兴之行:“可以说,没有嘉兴人民,就没有我的《红船启航》。”

最难写的是上卷,这本书的写作可追溯到20年前

下卷的内容靠大量采风、走访,上卷《红船劈浪行》聚焦的是年前后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丁晓平以大量笔墨描写年之前的那个“觉醒年代”,对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的交游、思想动态进行详细铺垫。

这部分写作,更多是书斋里的冷板凳功夫。

“《红船启航》的写作准备,其实可以追溯到年。”丁晓平说。

20年前,他刚刚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当编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毛泽东自传》,这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整理的,年出版。丁晓平重新策划编辑、校注后出版了这本书。

《毛泽东自传》,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年版。这一版本封面沿用了年版的题签,由潘汉年题。

那也是丁晓平开始进行党史研究和写作的起点,所以他对这段历史他比较熟悉。在《红船启航》之前,他先后写过《五四运动画传:历史的现场和真相》《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传)》《光荣梦想:毛泽东人生七日谈》《硬骨头:陈独秀五次被捕纪事》《世范人师:蔡元培传》等,同时编了《陈独秀自述》《陈独秀印象》等作品。

所以丁晓平说,《红船启航》能完成——尤其是上卷内容——其实是20年业余党史研究写作的一个积累。

“但上卷才是最难写的。”丁晓平说,难就难在陈独秀、李大钊以及毛泽东、李达、张国焘等一大代表的的人物定位,如何把握关系、分寸和评述,尤其是陈独秀和毛泽东年夏天在上海的故事,最难以表达,“因为没有任何具体史料作为支撑。”

为了写好年夏天的陈独秀和毛泽东,丁晓平下了一番大功夫:读了陈、毛二人在那段时间的大部分文章,充分发挥历史想象力,“以文学的形式填补了史学的空白”。

在这段讲述中,丁晓平发现了不少新史料,得出了考证扎实的结论。比如一大代表乘火车的车次和时刻、南湖会议闭幕时间和当天天气、参会确切人数及其身份等等。

在写作过程中,丁晓平还注意到党史专家金冲及先生在《中共党史研究》年第5期发表的文章《中共一大代表究竟是多少人》,讨论了包惠僧的一大代表资格和身份问题。随后年《中国共产党简史》采纳了这一成果,改为“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丁晓平在《中华读书报》发表文章《百年悬案:中共一大代表究竟是多少人》参与了这一问题的讨论,认为包惠僧应该是一大正式代表。

既有文学的野心,也有史学的野心

《红船启航》中有历史真实,也有虚构的场景——比如陈独秀与张国焘、毛泽东等的对话。这是一本文学书还是历史书?丁晓平曾反复思考过。

70后作家中从事党史重大题材创作的不多,丁晓平说,这是个体力活。他的写作遵循“真实、严谨、好看”三个标准:文学是语言和结构,保证作品的“好看”;历史是史实和真相,保证作品的“真实”;学术是思想和观点,保证作品的严谨。

“说白了,我的作品,既是文学,也是史学,但这也有一个弱点,”丁晓平说,“就是在文学圈子里它被看作是历史著作,而在历史圈子里却被看成文学著作,两边都不讨好。”

丁晓平在文学、历史、学术之间进行“跨界跨文体写作”,这是他进行重大历史题材写作的道路。

“我自己的定位是历史作家。有人说,史学家写史,重实不重文;文学家写史,重文不重实。我既有文学的野心,也有史学的野心。史文并重,文史兼修,追求文学和史学的统一。何谓‘野’?原始也。野心,其实就是初心。”

其方法就是采取“文学的结构和语言、历史的态度和情怀与学术的眼光和方法”,围绕“实”字做文章:以真实为生命,以求实为根本。

丁晓平说,要老老实实不胡编乱造、踏踏实实不哗众取宠,保证每个细节有它的来历,每段对话有它的出处,让读者在作品中体味到个体生命的质量、体验到民族精神的能量、感悟到科学理论的力量。只要这样,重大历史题材文学写作就能经受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真实、严谨、好看”自然也就互不冲突了。

“如果它们之间出现了冲突,我不认为不存在首要和取舍的问题,而是我们创作的才情、技术和艺术水平的问题。”丁晓平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